苏州自春秋起作为吴国都城达上百年,隋朝在开皇九年灭陈后废吴郡设苏州,宋元时苏州多为平江路,明朝改回苏州府。明清时期在南京成为江南真是中心的同时,苏州依靠大运河和长江口的便利交通成为江南的商业中心,同时也带动了人口、文化、手工业等各方面的发展,可谓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。
自江苏设省起,江宁和苏州两府的省会之争延续三百多年。清顺治十八年江南分省后,江南省右布政使从江宁移驻苏州,雍正三年江苏巡抚、布政使和按察使同驻苏州,苏州成为江苏事实上的省会。而江宁则成为两江(江南江西)总督署和安徽布政使司的驻地。安徽布政使司移驻安庆之前在江宁长达近百年,“徽京”之称由此产生。
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后,宣布独立的江苏在苏州府府城设立江苏省都督府,第二年都督府迁往江宁府,自此苏州与江苏省会再无瓜葛。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,定南京为首都,成为南京特别市的江宁府不再受江苏管辖。江苏省省会则迁往镇江,镇江第一次成为了江苏省会。
但镇江的省会仅维持了十年左右。1937年爆发的中日战争让江苏境内逐步沦陷于日寇之手,江苏省政府也辗转迁往江苏和安徽多地:1937年11月的江都县(扬州市),1937年12月的淮阴县(淮安市),1939年3月的兴化县(泰州市),1941年4月的淮安县车桥(淮安市),以及1941年10月的安徽太和县和1944年的安徽阜阳县李寨等等。
这六地方都可以看作是江苏省的临时省会,最长达有三年左右,最短的仅一个月。1945年随着抗战胜利,省政府结束流浪岁月,当年9月迁回镇江,镇江再续省会身份。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,但被分为苏北、苏南两个行署区和南京直辖市等三个省级行政区。
苏北行署区驻地最初设在泰州,1950年1月迁到扬州;苏南行署区驻地为则一直在无锡。1952年9月,苏南、苏北行署区合并为江苏省,省会暂设镇江,镇江第三次成为江苏省省会,但这次更短,只有三个多月。1953年1月,撤销南京直辖市并并入江苏省,江苏省会由镇江移至南京,南京的省会地位保持至今。
江苏历史上省会多达九地,但只有南京、苏州和镇江三座城市算是正牌省会。关于江苏省会的变迁,你有什么感想,可以在文章后面评论留言。欢迎关注“一苇旅行”,每日更新城市地理和最新鲜的旅行资讯。
#江苏头条# #江苏省会# #江苏旅游#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